卡介苗 於出生24小時後施打,所以一般都是在出院前就會打好
也由於一瓶的劑量可以替多個baby施打,所以醫院會有統一施打的時間
我們的醫院 是固定每周五打卡介苗
小妹出生的第一個星期五 因為黃疸住院 沒有打
第二個星期五 小妹黃疸18.8
醫生不建議施打,我們自行帶回家照顧
第三個星期五 小妹黃疸 17.8
由於居高不下,我們只好讓小妹住院,也沒打
(把拔已經請假兩次了 都沒打到)
第四個星期五 我們認為小妹的黃疸已經ok了
想不到護士一量,竟然19.多!!!
醫生跟護士都覺得量錯了,又量一次,還是一樣!
醫生質疑了測量儀器是否有定期保養??
保險起見 建議抽血檢驗血液的黃疸指數
聽到這個建議,雖然我們不想 但也沒有其他選擇
(聽過baby 抽血淒厲哭聲的父母都知道)
(不會吧!? 為了卡介苗,把拔要請假第四次?)
小妹在檢驗室被扎腳跟 (抽血) 我們只能在外面等
恩~哭得跟要喝奶時一樣,可能是年紀還小 不那麼會掙扎
我們~ 沒有原本以為的那麼難過
在等驗血報告時,醫生跟我們溝通: 小妹的新生兒檢查都正常,所以可能是母奶的關係
還一度質疑馬麻到底吃了什麼東西,導致母奶讓baby 那麼不易代謝?
(我? 還不都是那些月子餐? 還能有什麼?)
醫生建議停餵母奶一個星期 讓黃疸退快一點 再繼續喝
(母奶已經沒地方冰了,停餵一個星期還得了??)
如果停一個星期後 指數還是居高不下,再進一步檢查肝功能
唉~ 好沮喪的溝通喔~~~~ 心情 down到谷底
小Pa的黃疸也有超過標準值,不過住院照光一次就好了
怎麼小妹這麼嚴重? 他們都是喝母奶的呀~~
漫長的等待驗血報告.....
一個小時後,報告出來了
血液裡的黃疸指數 12.9
對嘛!! 這才是應該的值呀!!
星期天出院時 14.27,現在星期五 12.9
有慢慢降 才正常阿! 我就不相信我的母奶是含特殊成分
我們只是降的比較慢而已
醫生只能解釋: 儀器量的是皮膚,可能皮膚退的比較慢
要我們房間照光充足,會有改善
可以施打卡介苗了! 終於!!!
<剛扎針時 小妹還沒什麼感覺>
<哭了 哭了>
<浮起的小白點 就是打卡介苗的標紀,會轉換成不同型態 跟著我們一輩子>
<抽起針了,小妹還是哭到不行~>
小Pa 打卡介苗時 我們沒有在現場 (還在醫院時都由嬰兒室安排)
那時馬麻有一個小小遺憾,就是請他們不要打在手臂
會有一個疤,有點醜 穿無袖時會露出來 不好看
馬麻自己就是打在大腿,那時我的媽媽有這樣要求護士
小妹施打時,馬麻有機會在現場,馬上對護士提出要打在大腿
想不到護士說: 要打在左手臂,這是國家規定
突然覺得我們好像被做記號的老鼠
& 我們國家什麼時後對這些小細節這麼在意了?
好吧~ 就打手臂吧!
我的媽媽細心至極,但我也沒穿過無袖
(手臂太大支 不敢出來見人)
以後小妹如果穿無袖,應該也不會在意那一個小小疤吧!?
反正大家都有,這樣才有 "同類" 的感覺吧!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