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一下午小Pa開始微微發燒,因為不是高燒 馬麻只先給小Pa喝退燒藥水.
星期二還是有發燒狀況,台北醫生說是一般感冒合併細菌感染 (扁桃腺紅腫+化膿).
可是在星期六下午,小Pa的身上卻長出紅疹,台中醫生說是一般病毒疹,且質疑扁桃腺有過化膿的症狀,
怎麼兩個醫生的診斷差這麼多? 難道現在的民眾都應該自求多福,像打新流感疫苗一樣?
因為感冒,小Pa這星期也上了星期六的課,但請假的同學很多,只有5個上課,
少了一半的同學&家長,雖然老師關注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時間變多,但上課氣氛卻也有些落寞.
<進教室時要將書包掛好,最左邊那個是小Pa自己掛的>
繼上一堂課煮煮初體驗,今天小Pa的第一個工作也是這個
<像極了大師直接將菜切進鍋裡>
小Pa發現吊車的磁鐵也可以吸在鍋子上
煮煮遊戲被進來的哥哥打斷,而他們倆開始研究起海洋生物.
小Pa會學哥哥講每一個生物的名字,這是蒙式混齡的好處.
玩陸上動物組也是將每個動物排隊,
其中小Pa拿起犀牛說: 『尿尿』,馬麻想起來了: 我們去動物園時有看到河馬在尿尿
犀牛跟河馬...是有像啦,不過重點是: 去動物園那天的河馬尿尿是讓小Pa印想深刻的,
媽媽現在才知道....
玩一玩 他突然抓起長頸鹿和馬,並要將馬疊在長頸鹿上面
還真的讓他疊起來了耶,只是...這畫面有點怪喔!
選了這個容器去裝水
看到地板濕濕而主動拖地
今天的進步是: 會將拖把掛好~ 以前總是掛不進去,畢竟拖把上面那個洞有點小
好久沒切小黃瓜了,看小Pa的手指都在刀下了,馬麻還是老神在在.
除了小Pa一直在進步以外,馬麻也進步囉~
小Pa:『媽媽,要吃』
馬麻:『好~ 你吃吃看』
小Pa將小黃瓜含在嘴裡,沒有咬
馬麻:『好吃嗎?』
小Pa笑了一下,沒有回答,再換另一塊含在嘴裡,終究還是沒有咬.
接著,小Pa將切好的小黃瓜放進盤裡,沒在再吃了,馬麻知道: 一定是不好吃
收拾好後將整個托盤放回原位
老師提醒家長: 托盤裡的東西,如果孩子沒拿穩,就讓它掉落吧,醬子孩子才學會平衡,掉三次五次,再來就不會掉了.
以前馬麻我 看小Pa拿托盤,尤其是裡面有碗盤&刀時,都在一旁膽顫心驚的,始終要克制自己不能從旁協助,很高興現在小Pa已經拿得很好了.
上課時小Pa放好托盤仍這樣彎腰了幾秒,馬麻當時不知道他在幹嘛,只覺得: 也放得太認真了吧!
回家看照片才知道,原來是上一個切小黃瓜的孩子 讓黃瓜掉出來了 (看上一張照片),而小Pa將它撿回來~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孩子都這樣,小Pa就是連小小的東西也會將它撿起,
在家也是 會撿去丟垃圾桶,吃飯時掉落在桌上或圍兜兜的飯粒也是一顆都不放過.
小Pa想用水彩筆畫畫,馬麻請他去穿圍裙 (第一次這樣要求他),
他就這樣穿了出來~
沾沾水彩
畫畫囉~
要離開前將畫筆放這樣
那個放畫筆的東西,是畫畫前小Pa不知那是什麼,馬麻跟他說是放畫筆的,他要離開前 竟然就自己把畫筆放好.
馬麻沒將他招回收拾水彩 是因為他跑去幫忙搬桌子了~
看到媺淇姐姐在搬桌子,就急忙去幫忙
然後還要幫忙擺杯子
(那個澆花的容器,不知為什麼 小Pa就堅持要放在那裡)
手拿一個,手臂夾一個,另一隻手再伸進去拿一個
很像特技表演耶
再幫忙擺盤子&湯匙
用餐前要先唱歌
最近很愛喝豆漿,但也都不超過兩小杯
雞蛋請傳給我
(ㄟ....手舉直一點比較漂亮喔)
火車快飛 火車快飛~~
音樂課
最近的小Pa有點調皮 (很有民俗舞蹈的天份喔)
老師 盪鞦韆~
圍個大圈圈~ 圍個大圈圈~ 我們手拉手ㄚ 圍個大圈圈
再見再見 我們下次見~
頑皮的小Pa 還跑去這個弟弟前面跟他再見
今天小Pa又玩到 12:30,老師帶小Pa認識蝌蚪變青蛙
又將交通工具排成一排
再玩玩黏土
要學馬麻做出各種造型,但還不會
住你生日快樂~
老師教小Pa撥苦瓜子
下課時老師跟我說:『下個星期會有兩位新生喔,可能會比較亂一點』
我跟老師說:『亂的都是新生的媽媽,不是孩子本身』
老師完全認同~
當初要開始上課時,Ormus 說:『其實是你去上課,小Pa只是你的工具』,其實有一半是對的.
父母的方式對一個孩子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而很多時後 我們卻不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方式.
有一次 借了一本育兒書給同事看,同事看完跟我分享:
『我覺得幫助不太,書上都在講孩子為什麼會這樣,都是父母要去配合 & 了解』
小小孩本來就不會去改變行為,該改變做法 & 態度的 真的是父母,
人家說:『當了媽媽以後,才開始學做媽媽』 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