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星期舀花豆後,小Pa可是舀上癮了,第一個工作就選擇這項.
但他不再不經意的舀起來吃,似乎已經將花豆當成這項工作的物品了.
當他將右邊的花豆全部舀到左邊碟子後,又將左邊碟子的花豆倒回右邊碟子,再舀一次,
(不是將左邊花豆舀到右邊碟子)
如此的重複好幾次後,便將兩個碟子交到坐在旁邊的馬麻手上,要馬麻拿著,他再繼續玩幾次,
在大人眼中如此無聊的遊戲,孩子可是玩得很專心咧!
接下來,小Pa選擇 "拿" 義大利麵的工作,因為這個工作沒有附任何 "搬移工具",
小Pa 疑問的 『ㄟ~ ㄟ~』之後,轉身去拿舀花豆的湯匙,
老師很高興的說 "不錯! 他會自己找方法!"
拼圖遊戲時,小Pa調皮的指著這裡說:『啾啾~』
然後開始找 "姊姊" 我們覺得奇怪: 剛剛他沒有跟哪一個姐姐有互動ㄚ,在找哪一個姐姐咧?
他就自己去拿出這個女生的拼圖 很婉惜的搖頭說:『姐姐沒有啾啾~』
我們覺得好好笑喔!!
終究 小Pa還是沒有完成這個拼圖~
這陣子的小Pa非常愛玩車,總是可以自己玩上一陣子
連大家在吃飯了 他也不為所動的繼續玩
剛開始 ㄚ爹催促著馬麻: 叫他去洗手 要吃東西了
馬麻: 沒關係,他在專心玩車,不要打斷他~
過一下子,小Pa就自己跑過去 想要用餐了.
事後,老師有來機會教育: 上小學前的孩子 就儘量讓他去做自己專心在做的事,沒有一定要配合團體.
其實 小Pa在第十五堂課的時候 也專心玩車 而沒有跟大家一起用餐,那個時候馬麻也是沒有打斷他~
今天的音樂課,小Pa 沒有像之前那樣的融入 (上一堂課也沒有),而是表情呆滯的拿著響板.
還偷偷打開響板,用拇指+食指在響板中間抓了一下 塞進嘴巴,
馬麻猜想: 他在吃蛤蠣吧
音樂課開始不久,小Pa就一直想玩櫃子上 釣魚的遊戲,在按耐不住之下,只好讓他玩了~
老師說: 下次要將櫃子蓋起來,因為有幾個孩子也是這樣
奇怪了? 以前櫃子也沒有蓋起來,而小Pa總是很 enjoy音樂課的ㄚ~
下課後 ㄚ爹拿了這隻玩具大蒼蠅 要給小Pa看,想不要小Pa竟然嚇得!!
天ㄚ~ 馬麻我....沒生膽給你喔? 真是好笑極了!
上二十堂了~~ 在這期間,不時有一些朋友問我: 你覺得上這個課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嗎?
前十幾堂的時候,我不太知道要如何回答這個問題,但是現在 我非常有感觸.
"不論孩子的進步有多少,至少我進步很多,而我,身為媽媽,我的進步 就是帶給孩子最大的進步!"
- 我學會放手 讓小Pa去做他想做的事,只要是沒有立即性危險,不然,我剝奪了他自我學習的機會
- 我不再緊張兮兮的跟前跟後,而讓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嘗試新鮮的事物,不是用我的方式
- 我不再禁止他玩一些遊戲,只因自己覺得麻煩或不想要收拾,因為我了解 0-3y 是吸收性心智
- 我學會在旁邊靜靜的觀察他,也試著去了解他的想法 並尊重他
- 接受他 因為身體的發展還不夠協調所帶來的麻煩 而不發怒,例如 將整碗飯打翻、整杯果汁打翻
- 面對他的情緒,我不跟他一起發怒,而試著轉移他的注意力
- 面對他的拖拖拉拉,例如 收玩具、出門前的穿衣 穿鞋 不配合,我學會增加耐心,因為孩子是沒有時間觀念的
對於孩子的影響,其實都是父母給的,
父母怎麼帶他、給他什麼樣的行為 & 語言上的示範,孩子就是照單全收,
我要學習的還很多,所以~ 期待小Pa的第 21-30堂課吧!